№06173 sjgxx7
苏联军方对苏军进驻捷克斯洛伐克行动的经验总结 9#A{C!75(y
(不晚于1968年10月16日) }Q,C;!'" 口头报告 9R<J$e
绝密 _M[[o5{ 关于准备1968年8月21日军事政治行动问题的几点意见
jl|X$w Pp" )hFx 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关于苏军进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决定是英明的、勇敢的和及时的。随后发生的所有事件均证明,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防止资本主义在该国复辟。
E"vi+'(v yyYbB ]D 在历史发展的现阶段,世界反动派在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斗争中把主要赌注押在从内部“和平”破坏这些国家。因此,苏联武装力量为了履行自己神圣的国际主义义务,不得不三次采取武力镇压兄弟社会主义国
i2 Iu2 家的反革命分子(1953年——在民主德国,1956年——在匈牙利,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如果认为帝国主义在捷克斯洛伐克失败之后不会像在民主德国、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样施展阴谋诡计,企图将社
6(RqR 会主义国家的事态转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那就大错特错了。相反,随着资本主义普遍危机的加强,这种企图必将日益经常出现,而且无疑将越来越带有居心险恶的性质。资本主义不经战斗不会交出自己的阵
mm~o%1|WR 地。
L&F\"q9q71 ;?[ +vf") 由此得出结论,从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应该吸取对未来所必需的教训。这些教训是什么呢?
y#SD-#I- xo@/k 军事政治行动的宣传保障苏军进驻捷克斯洛伐克在宣传方面是极不令人满意的。在我军进驻该国的头一周,实际上并未采取积极措施对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疯狂、训练有术的宣传进行广泛的反宣传。在进行像196
"gVH;<&] 8年8月21日行动那样的军事政治行动时,原则上说,宣传机关的工作应该淹没坦克履带的轰鸣声。在八月事件中苏联坦克完全是在一片宣传沉默中前进的。当时的那种宣传真空大大帮了反革命势力的忙。
J*kzJ{vwy* dXSb%ho 本来应该提前准备数十万份捷克文传单,向居民解释所采取行动的实质。这些传单必须与我军前进同时散发。但是这件事未办到。第一张传单仅仅在我军进驻该国的第五、六天才准备好。毫无疑问,如果苏联报
s#CEhb 纸(《真理报》、《消息报》、《苏维埃俄罗斯报》、《红星报》及其他报纸)在这些天用捷克文发行并在该国广泛散发,那是很理想的。当时很有必要立即控制捷克的主要报纸的编辑部,并且从第一天起就组织他们
yvnrZ&x: 在我们的监督下发行。但是这件事未办到。所有捷克报纸的编辑部均转入地下,成为反苏势力的忠实武器。
]0nC;|]@Lx [aVJYr2 无线电广播宣传工具也是如此。当时完全有可能组织所有捷克广播电台工作,但是为此所需要的工作人员并未准备。未准备广播节目。“波尔塔瓦”广播电台是唯一用捷克语广播的电台,该电台捷语讲得不好、
;R>42
qYF 不熟练,并且被功率较大的西方电台所吞没。电视中心未被用于宣传目的,完全瘫痪。与此同时右派势力能够通过地下电视台组织电视转播。所有城市的无线电转播站均处在右派手中,被最广泛地用于反革命宣传。
I.0Usa"z 当时占领无线电转播站并非难事。因此,在形势发展的紧急关头只有右派势力进行争夺捷克人心的战争,而且他们获益不少。就是在苏军进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头一周,捷克斯洛伐克居民的思想中发生了急剧的转向过
X|0`$f 程。如果说在我军刚来时我们可指望大约50~60%居民的支持和理解,那么到头一周的周末由于我们宣传工作的无所作为,该比例变得明显不利于我们,已经有75~90%受反革命宣传恐吓而精神沮丧的居民开始把
N1zrfn-VU 苏联出兵看作占领行动。由于缺乏积极的宣传工作,结果使健康力量开始变得信心不足,不愿意同我们进行合作。
)=y6s^} 3).c[F^l 在进行特殊的军事政治行动时,在研究事态的军事方面的同时,必须研制极为详尽的宣传计划,要有一个考虑周密的军事努力的宣传保障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预先组织一些可以广泛用于宣传目的行动。事实
|UiykQ 上预先什么也未做。
JN|# dQoMAsxzM 对作战的外交保障当时必须采取措施,以便排除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提出关于捷克斯洛伐克事件问题的可能性。这就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能做到:假如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哈耶克给捷克斯洛伐克驻联合国代
Hm[!R:HW,S 表以相应的指示。因而必须预先尽快占领外交部,并且不仅给捷克斯洛伐克驻联合国代表,还要给捷克斯洛伐克驻外国的所有大使馆强制发出指示。如果驻外大使馆从一开始就正确地向有关政府通报捷克斯洛伐克事
I ywx1ac 件的情况,那就可以防止资产阶级国家的政客就捷克斯洛伐克事件所进行的反苏演说和声明。
z:?
<aT m.X+sP-e 当时不能容许让外交部长哈耶克在我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之前呆在国外。倒完全可能这样做:让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全体成员在此之前呆在布拉格。这就能消除反革命分子建立流亡政府的可能性。
FO3*[O y^fU_L?p 军队行动中的缺点我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在军事方面是无可指摘的。军队表现出高度的作战训练水平和出色的职业技能。但是未必有理由说是“散挂在布拉格、布尔诺、布拉迪斯拉发及其他城市街道上的装甲坦
Rs`Y'_B 克的项链”[ 1968年8月21日及随后的几天,捷克斯洛伐克的大、中城市的主要街道上,排满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连成一条条“坦克和装甲车线”,被讽喻为“挂在城市上的项链”。]。实际上这些城市的街道和广
{N`<e>A]{ 场都塞满了坦克、装甲运输车和大炮。这在各方面都是无益的:第一,这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节律;第二,显示武力从反面对公民的爱国主义感情产生影响(居民从早到晚看到军队是一回事,而只是听到则是另一回
DccsVR`7 事);第三,进驻街道的战斗装备容易受到破坏。如果事态发展到公开武装反抗时,我们的军队这样部署在武器装备上很容易遭到巨大损失。军队应该部署在国家的关键地点,但不一定在各城市和街道上。
M?CMN.Dw \d`Sz
* 军事政治行动保障的特殊措施我们的特工机关在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大量的、受到很高评价的工作。毫无疑问,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交给他们的任务。但是不能不指出如下问题。
fXQRsL8
] r\D8_S_ 在捷克斯洛伐克建立相应的作战阵地的工作开展较迟。这无疑减少了我们不少有利的机会。反革命在3月份就做出了有组织转入地下的决定[原文如此。文件中的“反革命”究竟是指齐萨日、希克、斯姆尔科夫斯
-w0>4JDs 基等捷共领导层中的改革激进派,还是指文化艺术界的激进分子,并不明确。从行文中也看不出明确的所指。1968年3月22日,诺沃提尼向国民议会正式提出辞去共和国总统职务。30日,斯沃博达被国民议会在288
JQ4>S<ttJ 票的总选票中,以283票赞成,当选为共和国总统。4月4日,斯姆尔科夫斯基被任命为国民议会主席。4月6日,列纳尔特总理代表政府向总统提出辞职。4月8日,改革派的代表之一切尔尼克出任政府总理。因此,这
=f|a?j,f~ 里所说的“反革命在3月份就做出了有组织地转入地下的决定”,可能是苏联故意把局势说得严重的一种猜测。],但是对于这种提前转入地下的行动,我们却无所作为。结果我们在该国碰上了高度有组织的地下抵抗
kV<)>Gs 系统,如果事态发展到武装斗争时,我们的军队和特工机关势必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预先在党和国家的最高层安排全国范围的地下工作是史无前例的事情。这是极其危险的。只有当我们的特工机关渗入到内部时,
=l9#/G#R 上述危险才能得以克服。当然,只有当地方组织开始组建时,而不是已转秘密活动时,这一工作才容易做成。必须坦率地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无一反间谍机关不使地下抵抗运动活动瘫痪。然而,二战期
bS"M* 间各国抵抗运动均带有临时安排性质,而如果说是国家机关安排的,那是在战争开始的条件下做的并留有匆匆忙忙的痕迹。无疑这是不算数的。
K Hc + `v
er "s; 特工机关的第二项重要任务是,进行全面作战以虚伪报道蒙蔽敌人并使其队伍军心涣散。这项任务只有通过特殊手段,并且只有当这些手段在极其广泛的范围内,大胆地并在高度职业化水平上使用,才能完成。
Hvk?(\x 应该在反革命队伍中制造分裂,引起他们之间相互不信任,把国内反革命的努力引向歧途,最终为采取必要的政治解决办法准备良好的条件。令人遗憾的是,这项任务并未被提上议事日程。
xb;mm9H |Q;1;QXd 理应借助特殊手段解决的第三项任务就是使国民议会代表和中央委员中的健康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不应该盲目地认为健康分子会自然占上风。毫无疑问,必须给予他们以必要的援助。而这只能通过同上述人物中
y?hW#l~#X 的每个人个别做工作,并利用全部人所共知的手段,才能办到。
Jp0.h8i 4Fq}*QJ- 第四项任务就是控制外交部机关,不解决该任务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不可能稳定。无论政治调解如何,必须从一开始就以最坚决的、最激烈的方式干预这个非常重要机关的活动,并控制它的一切阵地。但是这
9mm(?O~'p 件事未能办到。外交部机关处于右翼领袖之一的帕维尔控制之下。
\]El%j4 bq]a8tSB 自从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军事政治行动一开始就必须有一个与军事管制一起保证镇压国内反革命派的宣传、特殊、行政及其他措施的综合计划。这一计划却没有,显然这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n5/Q)*e0'# p-k qX 在捷克斯洛伐克政治调解过程被拖延。该过程无疑将会是长期的。因此必须现在立即着手详细研制使国内局势进一步稳定的计划。该计划应该在国家最高层制定。
tT:yvU@a h='=uj8o5 最普遍的看法,该计划应该从如下基本状况出发:
T(DE^E@a 89bKnsV 1.在调解捷克斯洛伐克局势时,必须从建立军事管制本身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一点出发。
AJu. N5DS-gv 必须用政治和行政监督来补充军事管制。这里的谈话涉及到最坚决的干涉捷克斯洛伐克内政,对各方面,直至提出最后通牒式的要求实行镇压。目前的不干涉路线不仅是幼稚的,因为出兵就是最直接干涉国家事
*Yw6UCO 务的行动,而且也是错误的,因为右派分子利用这种不干涉政策和我们犹豫不决来巩固自己的阵地和涣散健康力量的人心。
{VG6m
Hw >wwEa4
2.自从右派分子掌握大众传媒工具(报刊、无线电广播、电视、电影)以后对群众的反革命影响便开始在捷克斯洛伐克传播。在捷克斯洛伐克复兴社会主义也只有当所有大众传媒工具在我们无条件和强有力控制之
J;dFmZOk 下时才有可能。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无大众传媒工具的情况下整顿右翼势力。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些强大的舆论工具控制在右派分子手中之前,不可能为在政治领导中做出重大政变奠定基础。现在摆在议事日程上的
XLT<,B}e 主要问题,就是为争夺捷克人心而战。捷克斯洛伐克公众舆论意识形态变形的过程正在继续。不掌握大众传媒工具想阻止该过程是不可能的。因此,不管我们的军队驻扎多少时间,使局势健康化也是不可能的。
w0iEx1i 4NIfQYC. 右派分子在大众传媒机关保留了自己的全部阵地。而且他们日益巩固这些阵地。他们控制着重新建立的信息和新闻管理局。因此这里谈话将涉及对报刊、广播、电视和电影的正式控制。指望报刊和广播会同反革
ZtDpCl_ 命进行积极的斗争是毫无根据,也是不可能的。出路只有一个:要求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任命一些准备同我们合作并在实际中证明有这种准备的人到大众传媒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Pl4d(2
7 HFOp4 3.第二项重要任务就是应该对外交部机关实行有效的控制。解除帕维尔的职务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右派分子在外交部的阵地。这一至为重要的国家机关迄今仍是反革命的最重要的策源地。如果外交部只是保
FBsw\P5w 持中立,(我们的)目的是不会达到的。必须迫使这些机关在巩固社会主义基础之上工作,不仅要同外国间谍的阴谋,而且要同国内的反革命进行坚决的斗争。不进行根本的清洗就不可能使国内局势稳定,但是这种清
:|Cf$2k7 洗我们应该通过捷克人的手,即外交部机关的手进行。现在这些机关不仅不能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而且积极反对苏联国家安全机关,成为对健康力量实行镇压的工具。
,U}8(D~: OgX."pK 在外交部机关里理应进行根本的清洗,这项工作刻不容缓。
566EMy| .PgkHb=l@ 4.列宁不只一次指出,政策就是人。如果我们想实行新的政策,我们就应该寻找新的人。显而易见,捷克斯洛伐克前任政府和国家领导人没有能力实行新的政策。过去的错误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直接背叛,已成
bu-
RU(% 为过于沉重的负担。前任领导人指望将来出现好的转机,将千方百计暗中破坏莫斯科协议。如果指望依靠前任领导人实现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的稳定,我们必然陷于死胡同。在此情况下,局势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
YQ/*| 复杂化,还可能出现更大的政治和军事危机。
OuoZd!"qf -SQYr 然而,在上述条件下替换政治和国家领导人只有通过现存的党和国家机构,通过国民议会和捷共中央全会才能实现。因此,应该对这些机关给予高度重视。应该改正从前所犯的重大错误,那时候把中央委员和国民议会议员置于一旁,不理不睬。
jo;n~>3P Hg4Ut/0 应当制定一个广泛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它的实施可以保证我们在国民议会和中央委员会中聚集所必需的力量。这里说的是要对每位议员和每位中央委员做具体的工作。必须利用一切手段:思想说服、败坏名誉、
!wgj$5Rw. 分化瓦解、经济杠杆等等。
pyKMi /)bL 0^=S:~G qF?S[Z; 当右翼势力在这些重要的党和国家机关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很难说能做出什么可以接受的政治决定。
=LR UasF (\j<`"n 在亟待解决的一系列任务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杜布切克、切尔尼克、斯姆尔科夫斯基及其他领导人的威信。现在他们的威信很高。这种威信是在不健康的民族主义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自由化”的浪潮中
x{m)I<.: 被吹捧起来的。无论如何,这种情况不可忽视。
0pQ>V) B?jF1F!9 现在杜布切克在国内受到极右势力的有力批评。应当坦率承认,这种来自右的批评是对杜布切克威信在国内最现实的威胁。因此,必须全力支持这一批评方针。在这种情况下,极端分子是我们的同路人。应当借
f: Rh9 助右派的手诋毁杜布切克的名誉,让他和他的政治威信一同完蛋。
x\*5A,w{c] ]n+:lsiV 5.干部问题是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勿庸置疑,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期间,右派分子在人民心目中彻底地损害了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健康力量的名誉。现在他们没有政治威信。同时,他们自己的表现也不够称
`F)Iv:;y, 得上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危机时刻他们未能控制局势。因此,从干部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应该把目标仅仅定在新人身上,定在不太出名但无疑在实业界,在文艺界有威望的人的身上。应当准备把这些人推上领
, Le_PJY) 导岗位。在这方面,第一步自然便是寻找这些人。第二步就是将他们固定下来。在将这些干部推上领导岗位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解决他们应该以什么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的问题。也许他们应该发表讲话,从左
+wmfl:\^{H 的方面批评杜布切克的立场;也许他们应该表示自己是杜布切克的拥护者;也许他们应该比他更右。
&c]x;#-y Ac|`5'/Tx 在目前的形势下,最正确的解决办法是让我们最初打算依靠的健康力量站出来,对杜布切克的立场表示赞同,但要对他的政策提出一些新的、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这种政治上的伪装对于新干部巩固自己的地位是
V#=N?p 完全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正面进攻是不会成功的。
9DIG K\ t*COzE 6.当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局势是相当复杂的,应该采取措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为此必须制定一个采取特殊措施进行虚伪报道的广泛计划。必须扩大对右派领导人的不信任,进行败坏其名声的行动,同右派
k=LY 6 分子进行最广泛的接触,以便让广大群众有可能谴责这些右翼领导人的Колобразционизм。
uuq?0t2Z IcA]<}0!"v 现在虚伪报道的手段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我们的敌人也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这种手段,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如果我们不使用这种手段,那就要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列宁不止一次地指出,在同敌人的战斗中不使
G^+0</Q 用敌人采用的一切斗争手段的领导者的行为是犯罪。反革命为了破坏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阵地广泛使用虚伪报道。他们到处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Iv{}U\ u qB8<(vBP+ 7.现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健康力量尚无具有凝聚力的中心。无论党还是政府机关都不支持他们。必须采取措施使这样的中心建立起来。解决办法就是,为了取代诸如“235俱乐部”[原文如此;应当是“231俱乐
e@6}?q; 部”。“231俱乐部”于1968年3月31日,经捷克斯洛伐克内务部批准成立,属一般群众性社团组织。该俱乐部的基本成员是大清洗中无辜受迫害而幸存下来的人。其宗旨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建立法制社会,主张按照
"MyYu}AD 捷克斯洛伐克刑法第231条,对那些专搞迫害的人判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予以惩处。该团体也因此取名为“231俱乐部”。]、“无党派民主人士俱乐部”之类的反革命俱乐部,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复兴社
3,pRmdC 会主义俱乐部、爱国者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应具有有凝聚力的纲领,精明能干和足够威信的领导人,必要的财政资金和新闻机关。
&=f%(,+ Q} /
: 现在应当避免捷共的分裂,因为分裂无疑会使局势的稳定复杂化。因此建立一些与党对立的社会团体是不适宜的。俱乐部系统不含有类似的危险性。与此同时它可能成为影响公众舆论和协调左派力量的好形式。
*QrTZ$\C [x@iqFO9 8.整顿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的状况在稳定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中占重要位置。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是靠右翼的努力而瓦解的。作为华沙条约的工具,这支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具有现实威胁的是,捷克斯洛伐克
+jHL==W& 军队有可能站在右翼方面,并将在一定的条件下被他们利用来对苏联军队的武装进攻。
RlpW)\{j? akaQ6DIdG 使军内局势健康化只有在必须尽快、果断地彻底清洗之后才能实现。
^.k}YSWut ]E, 9.广泛渗透到民族主义的地下工作中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特殊任务。现在在地下势力中的秘密活动削弱了,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警惕性。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牢固的地下阵地的存在在危机时刻将
v=|ahsYC 有可能迅速、轻而易举地使之瘫痪。
W4Zi?@L>' m,-:(82 10.不排除右翼势力企图使国内局势发展到饥饿和经济瘫痪地步,以便归罪于苏联,从而加强自己的阵地。如果以物质匮乏更进一步损害爱国者的感情,那么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者对这场危机极感兴
63ht|$G 趣,而且无庸置疑,他们将不遣余力引起这场危机。
v\Q${6kEtx [7$.)}Q- 注意到这种可能性的同时,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首先是擦亮健康分子的眼睛,让他们看到这种危险性。
C]{43 Zpg$:Rr 11.必须利用我国在捷克斯洛伐克驻军最大限度地加强我们的秘密阵地。仅仅从大使馆的合法间谍机构阵地出发进行特殊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在国内关键地点建立10~12个强大的秘密间谍机构,并从这里出发进
P.LMu 行广泛的活跃健康分子活动,分化瓦解和孤立反革命活跃分子,并败坏其名誉的工作。
?FD^S~bz- CmM K\R. 12.尽量扩大同党、政府及其他战线的官方接触已摆上议事日程。这种接触应该是反复的、不断扩大的。必须利用个人关系、个人影响为局势健康化服务。扩大接触不应该是自发的,而应该从属于具体目标,具
GBN^ *I 有具体性。
7?e*b(vd waldLb>7D 13.现在反革命势力正在采取某些步骤把一部分名誉扫地的人士转移到西方。这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挠。必须在这些人士周围加强工作,利用所获资料从总体上损害反革命的名誉。令人遗憾的是迄今我们没
:+;UW
\ 有足够令人信服的事实和资料,使我们有可能从事揭露反革命地下组织的工作,说明他们同帝国主义的联系,说明外国帝国主义间谍中心参预反革命活动,尽管这种参预是显而易见的。必须积极开展获取此类资料的
]r{y+g| 工作。
$GEY*uIOa 8h}o5B 14.犹太复国主义是捷克斯洛伐克右翼势力的主导成分。反对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犹太复国主义的具体工作尚未进行。破坏他们阵地的计划没有。他们的思想未被揭露,他们破坏性实质未被揭穿。必须研制非常具
"4|D"|wI) 体的破坏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犹太复国主义阵地的计划。
R Mrh@9g YrFB~z.V 15.如果出现由5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通过的一个文件,对导致捷克斯洛伐克危机诸过程给予深刻的政治评价,那对于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发展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这类文件会对业已发生的事件做出合乎道德
/{^Qup 的解释,并会阐述进一步稳定国内局势的广泛纲领。如果该文件将捷克斯洛伐克危机同世界上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化联系起来,不仅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导,而且对现在领导的错误给以尖锐的批评,揭露他们在政治经
]^p6dbzWe 济立场上的托洛茨基主义和修正主义实质,那就太好了。在该文件中应当毫不含糊地宣布,忠于国际主义义务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采用武力和一切其他手段保卫社会主义成果。
{|bf` +.:- : .e~17}Ka} GBVw6+(c №01090 {rBS52,Z#
扎哈罗夫就联邦德国对苏捷会谈的反应呈苏共中央的报告 *xI0hFJIM
(1968年12月17日) +QGZ2_vW
绝密 l`M{Ravvn* 苏共中央:
V'K1kYb K1Snag 德国朋友私下向我国驻民德代表转述了联邦德国外交部评价今年10月3~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苏捷会谈的文件。
Vf:/Kokq ]nY,%XE 下面是联邦德国外交部上述评价的陈述。
jhOQ)QE| pX `BDYg. 1968年10月3~4日莫斯科会谈公报是由苏联代表团一手炮制的,捷方几乎没有参加公报的起草工作。因此可以说公报阐述了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观点并确定了苏方对布拉格的要求。
%\IB_M .zZee,kM 捷方代表团被迫承认捷存在来自反社会主义势力的威胁。公报中讲,捷克斯洛伐克将做出最大努力来“提高共产党的领导工作,加强同反社会主义势力的斗争”。
\R\?`8Orz [T<nTB# w 捷大众媒介必须全部“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这种措词反映了苏联领导对捷当局未能充分控制捷新闻界的不满。从这种措词中还可以看到苏联要求对捷大众媒介机构进一步进行清洗。
uxLT*, P|%uB'|H 根据公报的内容判断,建议布拉格对党政领导机关进行进一步的清洗,并更重视忠于苏联的官员。
H]As2$[ GCm(3%{V%( 莫斯科显然想要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扩大同苏联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必须指出,要想说服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这样做是非常困难的。
k+b!Lw!L d5jZ? 在对外政策问题上,尤其是在涉及越南、德国、近东等问题上,建议布拉格向苏联方针政策靠拢。与1968年8月26日莫斯科协议不同的是,在这个文件里直接称呼西德。可以认为这是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对联邦
]wb^5H 德国所采取的消极立场以及捷国民议会就慕尼黑协定30周年通过的妥协性决议的批评。
7vZtEwC)n pDqX%
$^ 在8月26日莫斯科协议里讲到盟国军队将逐步从捷克斯洛伐克撤走。10月4日的公报里则说这仅涉及一部分在捷的盟国军队,另一部分盟国军队应当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这是第一次正式确认双方同意延长苏
AH-B/c5 军无限期留驻捷克斯洛伐克。
x#
M MrV&M I8};t b# 看来,会谈的下述方面对捷方有利。
,Y9bXC8+dU =`<9N% 俄国人同意再次同杜布切克和切尔尼克进行谈判,而这两个人曾被俄国人称为反革命分子。由此可见,布拉格的改革派还没有成为莫斯科希望进行的清洗的牺牲品。
FJ-X~^ dmA#v:$1 苏联暂时还避免采取直接的恐怖活动,莫斯科和布拉格都在争取赢得时间。
gi {rqM f[1 s4Dp3- 至于谈到关于苏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部署问题,那末这可以认为是对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某种让步。至少在理论上,这些谈判使得捷方有可能确定占领军的地位,指出关于占领军留驻的时间问题。但是,不能把占
6sjd:~J: 领军的部分撤军看成是让步,这是由于营房不足而必须这样做造成的。
m4\e`nl Wdk]>w
'L 在文件的最后部分,联邦德国外交部对1968年10月4日的公报作了如下的总评价。
'`+8'3K~E (}B3df 捷克斯洛伐克输得多赢得少。苏联所作的让步无论如何也补偿不了捷方所作的一系列重要让步。不能把苏联答应在捷局势正常化过程中给予援助的许诺,理解成苏联给予捷克斯洛伐克以物质援助的真诚愿望。确
Yw(O}U 5e 切地说,应当把这种许诺看做是宣布对捷内政的积极的大规模的干涉。合法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导再次答应苏联按苏联所希望的那样改变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局势。此外,捷克斯洛伐克承认在捷国内存在反社会主义势
@tT2o@2Y^ 力。结果,苏联发动进攻的出发阵地得到了改善。同时应当承认,今后每一方都将对已达成的协议作对自己有利的解释。由此可见,捷克斯洛伐克危机远没有消除。
b
I"+b\K x3AAn,m8 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 尼·扎哈罗夫
7m$EZTw? ,tTq25~H\ 9QP- ~V{$ 还有更多苏联解密文档与同志们分享 Llf#g#T
~Z`Cu~7
《斯大林同丘吉尔、多列士和艾登关于欧洲战后问题的谈话》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778 G!)Q"+
+lplQh@RB
《朱可夫关于个人崇拜未发表的演说》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768 6%^A6U
x?7z15\
《苏联与尼加拉瓜及其民族解放阵线的关系的解密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752 0gRm LX
Y(RB@+67
《苏联与法国“红色五月风暴”事件的相关解密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732 D wfw|h
_I?oR.ON33
《贝利亚对内务部的改革与重大案件的重新审理的相关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724 XEBeoOX/
b+`qGJrej
《苏联与战后阿尔巴尼亚的相关解密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717 M3G ecjR
kGmz1S}2
《关于“索尔仁尼琴事件”的解密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696 <2af&-EGs
'=0l{hv@
《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冲突及其后果的相关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681 wQ^RXbJI9
5?Ukf$)x
《二战后的苏军军官编制及其安排》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669 @# =yC.s
;i?rd f
《有关苏联与安哥拉独立运动的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656 X[!S7[d-y
_+j#.o>
《有关阿富汗战争及其后果的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653 #-i#mbZ e
M._;3_)%/
《有关苏军出兵阿富汗的部分解密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639 VAo`R9^D#
AJ3%Z$JJ;s
《苏联与80年代波兰局势相关文档(附对波贷款援助表)》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633 Z,tHyyF?j
^ (s(4|
《斯大林逝世后的思想“解冻”与知识分子(相关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617 -'F27])
|c>.xt~
《七月全会与贝利亚倒台的文档(附《卢比扬卡元帅的一百天》)》 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591 )HcLpoEi
g^}C/~b[
《有关斯涅吉廖夫放弃苏联国籍的文档(共3件)》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584 yD Jy'Z_F{
M0g=gmau
《车臣-印古什移民风波相关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568 :dQRrmM
k }{o:
N
《苏联30年代大清洗导火索(基洛夫遇刺案)的相关文档》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563 $Dd-2p
S.{
《有关“布拉格之春”的解密文件》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557 }g@
'^v
D2GF4%|
《关于出版古米廖夫学术著作的争论》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546 t(dVd%
Nw*F1*v`
《苏联在50年代的裁军方案和行动(附苏联裁军纪念邮票)》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533 NMQG[py!f
p/88mMr
《苏共中央对纳—卡事件和局势的讨论》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521 "h #/b}/
=@pD>h/~
《关于戈尔巴乔夫时代的社会矛盾与冲突》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507 lT*@f39~g
LuHRB}W
《有关60—70年代泛俄罗斯主义思潮问题的文件》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499 C\ joDAD
e(N},s:_
《60年代初克格勃针对中央情报局的秘密计划》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490 C/QmtT~`e
)iM(
\=1ff
《关于剥夺罗斯特洛波维奇国籍的问题的文件》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482 V0rQtxE{F
i]N<xcF9N*
《苏联对外军事援助和情报工作的相关文件(共10件)》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473 S0Io$\ha
6^t#sEff]
《有关对索尔仁尼琴严密监视的机密文件》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468 Jfk#E^1
_"Z?O)d*
《赫鲁晓夫关于柏林危机的讲话摘录》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461 ErJ/h?+
;ne`ppz0
《关于1953年东德(东柏林)暴动的机密文件》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460 %#rtNDi
7Mq{Py1
《关于50年代波罗的海沿岸的政治动荡的苏联文件》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446 RRPPojKZ
;l~a|KW0
《关于苏联“护卫”号反潜舰兵变事件的相关(绝密)报告》http://www.warsawto.net/bbs/read.php?tid=33439 *;9H \% Y.) QNTh [ 此帖被乌斯季诺夫在2012-08-23 15:0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