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斯多夫(Willi Stoph,1914.7.9-1999.4.13),警察上将,陆军大将,内务部长(1952-1955),国防部长(1956-1960),部长会议主席(1964-1973;1976-1989),国务会议主席(1973-1976) aw0xi,Jz
[attachment=23764] :cTwp K
K<Y-/t
RFm9dHI27
海因茨·霍夫曼(Heinz Hoffmann,1910.11.28-1985.12.2),陆军大将,国防部长(1960-1985) F(:]lM|
q|ZQsFZ
[attachment=23765] We#O'm
1910年11月28日,生于曼海姆。 5fa_L'L#
1925-1930年,汽车修理工。 $yg}HS7HC
1926年,加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wa~:m+S-
1930年,加入德国共产党。 ~x}=lK N
1930-1933年,机器维修工。 }vdhk0
1933-1935年,作为曼海姆共产党领导成员之一从事地下活动,代号“库特”。 +EgQj*F*
1935-1937年,被政府通缉,化名“海因茨·罗斯”经捷克斯洛伐克逃亡苏联。此名一直用到1945年。 o%A@ OY
1935-1936年,莫斯科列宁国际学校学生。 2myHn/%C
1936年11月-1937年2月,在梁赞参加为期两个半月的军事训练,为支援西班牙共和军做准备。 Kth^WHL
1937年3月17日,到达西班牙,任国际纵队第11旅训练营武器教官。 3AD^B\<gB
1937年5月27日,国际纵队第十一旅第二营政治教导员。 4E& 3{hnp
1937年7月7日,国际纵队第十一旅第二营营长。 j^~WAWbFh
1937年7月8日,在战斗中面部负轻伤,不下火线。 v
~%6!Tr
1937年7月24日,双腿和腹部受重伤,被送往马德里医院治疗。 vg1p{^N!
1938年6月-1939年6月,转到法国治疗。 s&$Zgf6Z
1939年,返回苏联。 T=2 91)@
1941年,参加共产国际培训班。 {N$G|bm]u<
1941-1942年,战俘营政治委员。 ef!V EtEOv
1942-1945年,中央反法西斯学校政治委员。 [0}^w[
1945年,德国共产党党校校长。 Jj'~\j
1946年1月2日,回到德国的苏联占领区。 T{j&w% (z
1946年,加入德国统一社会党。 /5_!Y>W
1946-1947年,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工作,先后任威廉·皮克和瓦尔特·乌布里希的秘书。 MqI!i>
1947-1949年,统一社会党柏林市委书记。 mOyBSOad4
1949-1952年,内务部副部长。 X(#G6KeZFZ
1952-1955年,内务部副部长、驻营人民警察部队(KVP)总司令。 #x&1kHu<
1952年,晋升中将。 ]pr;ME<M{
1955-1957年,在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学习。霍夫曼和其他11名高级学员是在该学院学习战略课程的首批民德人。 |k+Y >I&
1957-1958年,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810u+%fu
1958-1960年,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总参谋长。 )fR'1_
1959年,晋升上将。 >+fet ,
1960-1985年,国防部长。 !K1[o'o#
1961年,晋升大将。 t*^Q`V wQ
1985年12月2日,逝世于东柏林,葬于中央公墓。 &}%3yrU
1986年,第九装甲师授名“海因茨·霍夫曼”装甲师。这是国家人民军首次为师命名。 $}7/mS@c -2mm
5E~N +kQ$X{+;8 m>? OjA! 弗里兹·斯崔里兹,陆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国家人民军总参谋长 O%y. [attachment=23773] $GYcZN& ~(%nnG6x <`b)56v:+ W :jC2,s!m .T/\5_Bx '$PiyM|V -Yy,L%E]F: Y dmYE$
海因茨·凯斯勒(Heinz Kessler,1920.1.26-),陆军大将,国防部长(1985-1989) mHUQtGAVQ me#VCkr# [attachment=23766] `\P#TBM
1920年1月26日,生于西里西亚的劳班(现属波兰)。 CYmwT>P+*4
1934-1940年,机器维修工。 8/x@|rjW
1940年11月15日-1941年7月15日,任国防军第一三四步兵师列兵机枪副射手。 xg k~y,F
1941年6月,该师随中央集团军群侵入苏联。 +HQX]t:Y
1941年7月15日,在别列津那河东岸执行巡逻任务时投奔苏军。 WrQe'ny
1941年,与德国共产党建立联系,在反法西斯学校工作。 _<|NVweFS
1942年,在苏联红军政治部第七处工作,在前线向德军士兵做宣传。 /\hybx'
1943年7月,参与策划成立了“自由德国”委员会。 Lf{9=;
1943年7月-1943年冬,在布良斯克前线做宣传工作。 ;z/Z(7<;;
1943年冬-1944年9月,在“自由德国”电台当编辑。 9o"k
7$
1944年9-11月,在反法西斯学校青年工作培训班学习。 7,ysixY
1945年,加入德国共产党,返回德国。 UR44
iA]
1945-1946年,共青团柏林市委书记。 fgK1+sW
1946年,加入德国统一社会党。 d`q<!qFZh
1946-1948年,“自由德国青年联盟”柏林市委书记。 *JDQaWzBd
1947年,与露丝·施密特结婚。 kHygif
!I4
1948-1950年,“自由德国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lk]q\yO_%
1950-1955年,航空警察部队司令。 d
_)5Ks}
1952年,晋升少将。 ^pruQp1X
1955-1956年,在苏联空军学院学习。 d(9ZopJrQ
1956-1967年,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和防空军总司令。 E1 IT>_
1959年,晋升中将。 hkB/
OJ
1966年,晋升上将。 lKWe=xY\B
1967-1979年,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 ^S:S[0\,
1970-1979年,华约部队副总司令。 5]pvHc
1971年,遇车祸受重伤,入院8个月,其间由副总参谋长弗里茨·斯崔里兹中将代行职权。 OGW,[k=2{
1979-1985年,国防部副部长,总政治部主任。 sG{f xha
1985-1989年,国防部长。 -5vg"|ia,
1985年,晋升大将。 P/i{_r
1989年11月17日,辞去国防部长职务。 }7?_>
1989年12月15日,退役。 )E9[=4+*C$
1993年9月16日,因向守卫柏林墙的边防军下达开枪的命令,犯有间接杀人罪,被柏林法院判处7年半有期徒刑。 !\|_,pSB
1998年10月29日,因健康原因被提前释放。 6S K;1Bp-{ 弗里兹·斯崔里兹,陆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国家人民军总参谋长 O0^m_ 4JQd/; 8Of.n7{ M3q%(!2 `1Ui M%&1j >d 6%yt"XmT 威廉·厄姆,海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民主德国海军总司令 a]H&k$!c
[attachment=23767] }2xgm9j< l4Au{%j\ /{6&99SJcc
沃尔夫冈·莱因霍尔德(Wolfgang Reinhold,1923.4.16-),空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和防空军总司令 ?+)>JvWDz
c,>y1%V*S{
[attachment=23768] Ml,~@}p
DpCe_Vb%M
霍斯特·斯特希巴特,陆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陆军总司令 %-?k [DL6 G*s5GG@Z. [attachment=23774] g)!d03Qoy pk8`suZ
弗里德里希·迪克尔(Friedrich Dickel,1913.12.9-1993.10.22),警察大将,内务部长,警察总监 Ly46S
*""iXi[
[attachment=23770] =W*Ro+wWb
OYyF*F&S[
克劳斯—迪特·鲍姆加滕(Klaus-Dieter Baumgarten),边防军上将,边防军司令 /9b+I/xY"
n\GN}?4
[attachment=23771] GvzaLEo
~@#s<a,%;
马库斯·沃尔夫(Markus Wolf,1923.1.19-2006.11.9),陆军上将,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国外情报局局长 V=gu'~ /Qu<>#[? "M;[c9 :jy}V'bn$
[attachment=23772] v65]$%F?
1923年生于德国,1933年随父去法国,后流亡苏联,并加入苏联国籍。1945年以苏联红军陆军中尉的身份,随乌布利希小组返回德国,在东柏林电台当记者。1949-1951年任民德驻莫斯科使团参赞,后回国协作组建民德国家安全机构。1955年升任少将。1952年后,历任民德国家安全部国外情报局副局长、局长、安全部副部长。1966年后升为中将、上将,1986年退休。 yxtfyf|9 '
自50年代初沃尔夫接管民德外国情报局后的20多年间,西方对他一直是只知其名,不识其人,所以西方媒体给他起了一个对于一名情报人员来说是美称的外号——“隐面人”。[ 此帖被腓特烈在2009-06-29 00: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