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 |
2007-11-20 19:30 |
威利·斯多夫(Willi Stoph,1914.7.9-1999.4.13),警察上将,陆军大将,内务部长(1952-1955),国防部长(1956-1960),部长会议主席(1964-1973;1976-1989),国务会议主席(1973-1976) h.%Qn vL [attachment=23764] z@LP9+?dE {_D'\i(Y_ J8[Xl. 海因茨·霍夫曼(Heinz Hoffmann,1910.11.28-1985.12.2),陆军大将,国防部长(1960-1985) SaScP (bXp1*0 ; [attachment=23765] Tdp$laPO' 1910年11月28日,生于曼海姆。 +DDvM;31w 1925-1930年,汽车修理工。 $:P~21, 1926年,加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p`ZGV97
1930年,加入德国共产党。 eS+LFS7*k 1930-1933年,机器维修工。 Kqjeqr@) 1933-1935年,作为曼海姆共产党领导成员之一从事地下活动,代号“库特”。 ?q6eV~P 1935-1937年,被政府通缉,化名“海因茨·罗斯”经捷克斯洛伐克逃亡苏联。此名一直用到1945年。
HuClO 1935-1936年,莫斯科列宁国际学校学生。 "R]K!GU
U 1936年11月-1937年2月,在梁赞参加为期两个半月的军事训练,为支援西班牙共和军做准备。 6<GWDO 1937年3月17日,到达西班牙,任国际纵队第11旅训练营武器教官。 a&PZ7!PZv 1937年5月27日,国际纵队第十一旅第二营政治教导员。 L*38T\ 1937年7月7日,国际纵队第十一旅第二营营长。 D~,R@7 1937年7月8日,在战斗中面部负轻伤,不下火线。 1 ErYob.p 1937年7月24日,双腿和腹部受重伤,被送往马德里医院治疗。 !Hg#c!eOg 1938年6月-1939年6月,转到法国治疗。 ;RYKqUE 1939年,返回苏联。 {,-# ;A*yW 1941年,参加共产国际培训班。 V19*~v=u 1941-1942年,战俘营政治委员。 Q^OzFfR6 1942-1945年,中央反法西斯学校政治委员。 7]
Yd-vA 1945年,德国共产党党校校长。 +cN2 KP 1946年1月2日,回到德国的苏联占领区。 _XtY
/7n 1946年,加入德国统一社会党。 >oNs_{ 1946-1947年,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工作,先后任威廉·皮克和瓦尔特·乌布里希的秘书。 D%btlw?{ 1947-1949年,统一社会党柏林市委书记。 ShP V!$0 1949-1952年,内务部副部长。 b/`'?|
C 1952-1955年,内务部副部长、驻营人民警察部队(KVP)总司令。 a{=~#u8 1952年,晋升中将。 zrM|8Cu 1955-1957年,在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学习。霍夫曼和其他11名高级学员是在该学院学习战略课程的首批民德人。 x$*OglaS 1957-1958年,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1ciO+_ 1958-1960年,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总参谋长。 n_j[hA 1959年,晋升上将。 ;8UHPDnst 1960-1985年,国防部长。 $ hapSrS 1961年,晋升大将。 XR(kR{yo 1985年12月2日,逝世于东柏林,葬于中央公墓。 !% Md9Mu!o 1986年,第九装甲师授名“海因茨·霍夫曼”装甲师。这是国家人民军首次为师命名。 _'Z@ < ,L ;
nbvn
2_p/1Rs IN"qJ3<k 弗里兹·斯崔里兹,陆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国家人民军总参谋长 ,h"M{W
$ [attachment=23773] mb/Y {.AFg/Z
Y|",.~ LF8B5<[O ouujd~b+ U}NNbGQj TA*49Qp Rh39x-`Z 海因茨·凯斯勒(Heinz Kessler,1920.1.26-),陆军大将,国防部长(1985-1989) Kgcg:r: 9E+^FZ e [attachment=23766] /}V9*mD2 1920年1月26日,生于西里西亚的劳班(现属波兰)。 (1ebE 1934-1940年,机器维修工。 Li}yK[\] 1940年11月15日-1941年7月15日,任国防军第一三四步兵师列兵机枪副射手。 HG3jmI+u> 1941年6月,该师随中央集团军群侵入苏联。 ]>!]X*\9 1941年7月15日,在别列津那河东岸执行巡逻任务时投奔苏军。 'O
CVUF, 1941年,与德国共产党建立联系,在反法西斯学校工作。
!9-dS=:Y 1942年,在苏联红军政治部第七处工作,在前线向德军士兵做宣传。 {Tx+m;5F 1943年7月,参与策划成立了“自由德国”委员会。 #+XKfumLk 1943年7月-1943年冬,在布良斯克前线做宣传工作。 >t.I,Zn 1943年冬-1944年9月,在“自由德国”电台当编辑。 u4%-e)$X 1944年9-11月,在反法西斯学校青年工作培训班学习。 n{M!l\1 1945年,加入德国共产党,返回德国。 ]^dXB0 1945-1946年,共青团柏林市委书记。 h.PY$W< 1946年,加入德国统一社会党。 ?;\YiOTda 1946-1948年,“自由德国青年联盟”柏林市委书记。 ]ko>vQ4]3 1947年,与露丝·施密特结婚。 Hh,\>= ': 1948-1950年,“自由德国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m%akx@{WL 1950-1955年,航空警察部队司令。 By%aTuV$ 1952年,晋升少将。 PM,I?lJ , 1955-1956年,在苏联空军学院学习。 s3oK[:/ 1956-1967年,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和防空军总司令。 hX8;G!/ 1959年,晋升中将。 +hi!=^b] 1966年,晋升上将。 -K PbA`j+ 1967-1979年,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 fi`*r\ 1970-1979年,华约部队副总司令。 [Qr#JJ 1971年,遇车祸受重伤,入院8个月,其间由副总参谋长弗里茨·斯崔里兹中将代行职权。
u`7\o~$ 1979-1985年,国防部副部长,总政治部主任。 DdPU\ ZWR 1985-1989年,国防部长。 / F9BbG{ 1985年,晋升大将。 =#^\9|?$ 1989年11月17日,辞去国防部长职务。 Z
sv(/> 1989年12月15日,退役。 .*i.Z 1993年9月16日,因向守卫柏林墙的边防军下达开枪的命令,犯有间接杀人罪,被柏林法院判处7年半有期徒刑。 s@V4ny9x 1998年10月29日,因健康原因被提前释放。 c#Y/?F2p 弗里兹·斯崔里兹,陆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国家人民军总参谋长 DOyYy~Q 9n%vz@X 7
wH9w &( aw tP^2NTs%] M*<Ee]u imC>T!-7 威廉·厄姆,海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民主德国海军总司令 ~nDbWv" [attachment=23767] rvouE: QbrR=[8b Xw)W6H| 沃尔夫冈·莱因霍尔德(Wolfgang Reinhold,1923.4.16-),空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和防空军总司令 Y?IvG&]) c'O"</
[attachment=23768] j2^Vz{ Z}$wvd 霍斯特·斯特希巴特,陆军上将,国防部副部长,陆军总司令 w]1Ltq*g/ ;iq H:wO [attachment=23774] Tg/?v3M88 D6N32q@ 弗里德里希·迪克尔(Friedrich Dickel,1913.12.9-1993.10.22),警察大将,内务部长,警察总监 ZW>iq M^9 ((Uw[8#2` [attachment=23770] PJ-g.0q vLI'Z)\ 克劳斯—迪特·鲍姆加滕(Klaus-Dieter Baumgarten),边防军上将,边防军司令 f0M5^ yd|ao\'= [attachment=23771] 'u}OeS"f 9KCeKT>v 马库斯·沃尔夫(Markus Wolf,1923.1.19-2006.11.9),陆军上将,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国外情报局局长
W>y> BK]5g[
mlLx!5h= 2=IZD `{! [attachment=23772] *)bh6b=7 1923年生于德国,1933年随父去法国,后流亡苏联,并加入苏联国籍。1945年以苏联红军陆军中尉的身份,随乌布利希小组返回德国,在东柏林电台当记者。1949-1951年任民德驻莫斯科使团参赞,后回国协作组建民德国家安全机构。1955年升任少将。1952年后,历任民德国家安全部国外情报局副局长、局长、安全部副部长。1966年后升为中将、上将,1986年退休。 thLx!t 自50年代初沃尔夫接管民德外国情报局后的20多年间,西方对他一直是只知其名,不识其人,所以西方媒体给他起了一个对于一名情报人员来说是美称的外号——“隐面人”。 |
|